一、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是指什么?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和优点如下:
(1)模式: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
优点: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2)外模式:外模式也称用户模式。
优点: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3)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
优点: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二、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的三级数据模式中包括概念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概念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对所有用户的数据进行综合抽象而得到的统一的全局数据视图;外模式是对各个用户或程序所涉及到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特征的描述,是完全按用户自己对数据的需要,站在局部的角度进行设计的;内模式是对数据的内部表示或底层描述。
优点: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能够保证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整体性和共享性,也保证数据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缺点:
(1)系统的通用性差,程序代码的可重复使用率低。由于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基础是数据模型,而由三级数据模式构成的数据模型直接针对管理对象,所以应用系统也只能管理预定的对象,系统的通用性较差,程序代码不可重复使用。目前已经运行和仍在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数量之多,是非常惊人的。尽管它们的管理对象和数据模型有许多相近之处,但相互之间却不能取而代之,因此,引发了大量,低层次,重复性软件的开发问题。
(2)系统和外模式之间存在紧密依赖关系,导致系统运行维护代价高。由于程序和外模式的依赖关系很强,当数据的外模式发生变化时,就必须修改相关的应用程序,以适应用户视图的变化。这样,数据库应用系统需要经常更改程序代码,加大了维护工作量。
(3)依靠程序进行数据调用和功能控制,系统复杂度高。由于缺少一个凌驾于管理对象的数据模型和操作模型之上的控制机制,特别是对那些数据模型,操作模型及其相互联系复杂的管理对象,依靠程序直接进行功能控制和数据调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会非常困难。当系统功能模块或调用关系变动时,需要直接修改程序。
三、数据库为什么要采用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为了能够在系统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数据库模式即全局逻辑结构是数据库的中心与关键,它独立于数据库的其他层次。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这是数据库系统内部的系统结构。从数据库最终用户角度看,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分为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多层结构等,这是数据库系统外部的体系结构。
四、SQL数据库具有三级体系结构,是那些?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果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这3级模式是对数据库的3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
为了实现这3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3级模式中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哪些?
数据库领域公认的标准结构是三级模式结构,它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有效地组织、管理数据,提高了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六、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1)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者用户模式(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2)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
(3)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七、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型结构及其目的?
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一、模式(Schema)定义: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理解: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② 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③ 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④ 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如数据记录由哪些数据项构成,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而且要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义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二、外模式(External Schema)定义: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理解:①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② 外模式就是用户视图;③ 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三、内模式(Internal Schema)定义: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存储、按照B树结构存储还是按hash方法存储;索引按照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存储,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理解: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② 一个表可能由多个文件组成,如:数据文件、索引文件。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方法其目的有:① 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实现数据共享;② 为了提高存取效率,改善性能。
八、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一、模式(Schema) 定义: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理解:
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② 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
九、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方法
其目的有:
① 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实现数据共享;
② 为了提高存取效率,改善性能
十、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
1、模式模式也称为逻辑模式和概念模式,他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公共的数据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种模式,模式处于三级结构的中间层。
2、外模式外模式也称作用户模式,他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局部数据的螺接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3、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他是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1、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要定义数据之间的联系,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的要求。2、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